邮箱:jhl@bistu.edu.cn; hellojhl@163.com
地址:信息楼D座502
个人简介 |
||
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博士,2013年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18年加入永利3044官网,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课题研发,发表包括Top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20余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1项。 |
||
研究方向 |
||
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等。 |
||
讲授课程 |
||
《Web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践》、《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等。 |
||
教育经历 |
||
2013年获得南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
||
工作经历 |
||
2013-2018 2018-今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永利3044官网 |
|
学术成果 |
||
期刊论文 [1]Jiang Hongling, Lin Jinzhi, Kang Haiyan. FGMD: A robust detector against adversarial attacks in the IoT network[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22, 132: 194-210.(SCI收录) [2]Jiang Hongling, Liu Dan, Kang Haiyan, Wang Yilin. A Fusion Malicious Social Bots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Static and Dynamic Fe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 Vol. 24, No. 2, 2022, pp. 321-332.(EI收录) [3]Jiang Hongling, Lin Jinzhi. Detect Fast-Flux Domain Name with DGA through IP Fluctu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 2021, 23(1): 88-96.(EI收录) [4]Jiang Hongling, Shao Xiuli. Detecting P2P botnets by discovering flow dependency in C&C traffic[J]. 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2014, 7(4).(SCI收录) [5]Jiang Hongling, Shao Xiuli. Detection of botnet combining flow similarity and stabil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2, 8(17).(EI收录) [6].Jiang Hongling, Liu Yiwei, Shao Xiuli. BotCVD: Visual analysis of DNS traffic for botnet detection[J].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 Service Sciences, 2012.(EI收录) [7]Lin Jinzhi, Zhang Yun, Li Na, Jiang Hongling.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for HEVC-Based Video Streaming[J]. 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TOMM), 2022, 18(4): 1-23.(SCI收录) [8]Li Xiuquan Jiang Hongl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J]. Applied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Society Journal, Vol. 32, No.5, May 2017. (SCI收录) [9]蒋鸿玲,戴俊伟,DGA 恶意域名检测方法,永利3044官网学报,2019, 34(5): 45-50. [10]蒋鸿玲,王磊,类骁,刘晓丹,高校线上线下教育融合难点及其突破路径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0: 113-117. [11]蒋鸿玲,王晓敏,周全.高校双线教育融合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基于CNKI核心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23,(Z2):95-99. [12]蒋鸿玲,张楠,李克,等.基于MapReduce的出租车停泊点智能推荐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33(02):254-258. [13]蒋鸿玲,邵秀丽,李耀芳.基于MapReduce的僵尸网络在线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35(07):1732-1738.(EI收录) [14]蒋鸿玲,邵秀丽.基于神经网络的僵尸网络检测[J].智能系统学报,2013,8(02):113-118.(核心期刊) [15]蒋鸿玲, 刘一伟等. 基于树形网状结构的柔性BOM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 32(11).(核心期刊) [16]蒋鸿玲, 薛元庆, 张文龙. 组件化中药滴制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仪表, 2010, 31(9).(核心期刊) [17]康海燕,闫涵,蒋鸿玲.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渗透攻击虚拟仿真实验方法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05):38-41. [18]吕尧;侯金鹏;聂冲;苏铓;王彬;蒋鸿玲.基于SM9算法的部分盲签名方案[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21,7(04):147-153. [19]王彬, 蒋鸿玲, 吴槟. 基于 Attention-Bi-LSTM 的微博评论情感分析研究 Attention-Bi-LSTM Based Analysis of Weibo Comments[J].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20, 10: PP 2380-2387. [20]李有增,周全,蒋鸿玲.基于时空关联的高校社会网络关系挖掘方法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8,35(12):137-140. [21]李修全,蒋鸿玲.美日欧政府发展人工智能的新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6,31(10):73-76. 科研项目 [1]蒋鸿玲,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及人才培养态势分析,主持。 [2]蒋鸿玲,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企业XXX数字化平台,主持。 [3]蒋鸿玲,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多智能体编队仿真实验搭建与验证,主持。 [4]蒋鸿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物联网中基于雾计算及深度学习的异常流量识别模型研究,主持。 [5]蒋鸿玲,永利3044官网,校基金项目,恶意域名检测模型研究,主持。 [6]蒋鸿玲,永利3044官网2021年度高教研究课题,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以信管专业为例,主持。 [7]蒋鸿玲,永利3044官网2023年教改项目,基于全过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改革与实践——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实践课为例,主持。 [8]长安链大数据高效安全存储关键技术 GJJ-22-03 迭代升级,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中心,参与。 [9]社会安全事件中信息传播分析预警与负向信息抑制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 [10]区块链中用户数据的合规利用与隐私风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11]信息空间视角下雄安新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与推进策略研究,河北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参与。 [12]海量数据支撑服务平台,企业项目,参与。 [13]XXX智慧城市规划方案,企业项目,参与。 [14]XXX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企业项目,参与。 [15]XXX舆情分析系统,企业项目,参与。 [16]XXX人群密度热力图分析系统,企业项目,参与。 [17]XXX车联网运营分析平台,企业项目,参与。 [18]XXX智能巡检系统,企业项目,参与。 发明专利 [1]蒋鸿玲,康海燕.一种物联网异常流量检测中的对抗攻击方法及装置[P].北京市:CN202210671946.5,2024-01-23.(已授权) [2]蒋鸿玲,康海燕.一种域名检测方法及系统[P].北京市:CN202010127131.1,2022-04-22.(已授权) [3]蒋鸿玲,康海燕.基于特征分组和多模型融合的对抗攻击防御方法及系统[P].北京市:CN202111239175.4,2022-02-25. [4]康海燕,王嘉康,吴思远,蒋鸿玲;冀珊珊.基于蜂群学习的交通拥堵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P].北京市:CN202311054396.3,2023-12-05. [5]康海燕,蒋鸿玲,方铭浩.一种谣言识别方法及系统[P].北京市:CN202011178943.5,2021-01-12. |
||
所获荣誉 |
||
[1]2020年,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暨第六届教学新星荣誉称号,排名1。 [2]2020年,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教案奖,排名1。 [3]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三等奖,排名1。 [4]201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