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为落实学校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要求,推动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3044AM永利集团召开2025版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会议由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长何琼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王瑾传达了校长郭福5月14日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结业仪式上的报告——“从‘站稳讲台’到‘点亮心台’——与学生一起共闯‘成长副本’”。报告提到,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素质-培养模式-能力-就业本领”的四面体关系。报告指出了培养方案修订的十条战略举措和高水平大学培养方案的特征,并希望每位老师都要参与其中,真正从我们的培养方案设计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革新,向改革要特色,向管理要质量。王瑾强调,老师们要认真学习郭校长的讲话精神,并自觉贯彻到实际工作和教育实践中去,要不断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形成专业品牌优势,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系主任李光达、赵庆聪、吴丽花、刘文涛分别汇报了各专业202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2025 版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方面优化与革新,其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融入人工智能模块、总学分减少、实践比例提升等方面。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大模型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等支撑课程作用;继续推进名企进课堂等特色类课程建设,提高就业需求匹配度。张家口天枢书院招生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课程按照教指委规定、聚焦核心基础课来设置,总学分控制在130学分左右,按照天枢书院理念,更多体现学分制、产学融合应用型等特点。
研讨环节中,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就本研一体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老师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对教学的影响是双刃剑,AI技术需与基础知识教学平衡,避免“重工具、轻原理”,人工智能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覆盖面要更广泛,学生能识别并灵活运用生成的代码;要重视教学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校企联合课题,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何琼总结指出,各专业要按照学校要求,整合课程重复内容,减少资源浪费,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协作,实现“智能适配”,系统构建“AI+”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工具赋能,设置动态更新课程模块,适应科技迭代速度,增加案例研讨、辩论等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思考AI技术的边界与社会责任。同时,还要继续深化校企协同合作,以真实场景驱动教学,强化项目式学习、竞赛和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推动我院人才培养更上新台阶。(供稿:卿可心 供图:孙华阳 编辑:赵洁 审核: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