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3044AM永利集团在XXD519召开教育教学暨教风学风建设交流研讨会。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副校长、院长张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瑾主持。教务处处长梁旭、勤信荣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磊,学院班子成员、各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王兴芬肯定了3044AM永利集团以学科带动系部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学院在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上所作的系统思考和梳理。她强调,在教风学风建设过程中,全体教师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融入“课程组合做小、学生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宽”的改革洪流。她指出,面对数智技术的加速演进,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积极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在学院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学院层面要营造“干事创业、前瞻布局、全院一盘棋”的浓厚氛围,并以“学术素养、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场景应用”四张能力标签为牵引,通过课程再造与培养方案迭代,打造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管工名片”。
张健以2025“学风建设年”为总牵引,提出“三维贯通、一体设计”的教学新范式:以学科体系为纲、知识体系为体、知识创作逻辑为魂,重塑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基因。他倡议借鉴书院制思想,对本科培养方案与知识架构进行一体化再设计,有机贯通学院四个专业体系。有组织地打造高水平平台课与骨干课,以团队智慧持续驱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迭代创新;深耕导师制,强化课堂管理、过程管理与竞赛牵引,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与创新潜能;要让学生在“管工融合”的鲜活案例中体悟“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双轮驱动,树立专业自信。
梁旭指出管理学科对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学院要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软科排名,用专业的内涵、特色和实力吸引学生;做深做实课堂教学;教师应结合“AI+、计算机+、信息+”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积极开设微专业、辅修专业,面向全校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王磊分享了勤信荣誉学院一年来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中积极引导、课后答疑解惑,通过全过程、高质量的投入,形成良性师生互动关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王瑾提到,为深入推进“勤实信行”作风建设,学院党委提出了加强“教风、学风、学术风气、管理服务作风”的明确要求。在目前学院教风学风建设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正视差距,剖析成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好“课堂”这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打造学生过硬的技术本领,走出管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广阔前景。
3044AM永利集团党委副书记韩聪钰通过数据介绍了历年毕业生就业和深造情况,并总结规律,分析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同时解读了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希望老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对学生要严管厚爱,教学和学工紧密配合、协同育人。
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长车蕾对比学校总体水平分析学院四六级率、出勤率、成绩变化趋势和考研上岸率等学情数据,总结国际交流合作、学院平台课建设及产教融合、培养方案制定和高招工作复盘等方面的工作,鼓励教师利用暑期积极准备各项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的申报。
与会教师代表针对本专业学生学风情况,深刻反思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积极讨论对策。同时结合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踊跃建言,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数据分析”标签深度融入核心课,分享“管工融合”案例库建设经验,提出跨专业平台课共享方案;并就微课程设计与竞赛融合提出具体建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碰撞出诸多务实火花。
优良的教风与学风是学院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面对数智时代浪潮,3044AM永利集团将锚定学科引领、特色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共铸优良教风学风,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奋力谱写学院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供稿:吕倩 供图:王阳 伍思安 编辑:赵洁 审核:车蕾)